身處嘈雜辦公室的隔音利器
我很喜愛安靜的環境,最好是静肅到連一根針掉下來都聽的到的那種環境,所以夜市等人聲鼎沸的地方我是不輕易接近的,去參加喜宴,我總是掩著耳朵避開那高分貝的喧鬧聲,老天爺是很公平的,讓我嗅覺遲鈍的同時,卻又給我一對聽覺靈敏的耳朵。
偏偏我被安排在非常吵鬧的辦公室,人不多,一個厚臉皮的女人每天用極高分貝的聲音講電話,我的老天爺,隔十幾公尺遠我就聽的到那女人的破鑼嗓子,在加上我身邊的可愛同事,不是她們的錯,但是她們每天有接不完的電話,搞到我不是找地方躲起來,不然就是戴著iPhone的耳機,試圖把噪音隔絕掉,但是戴久了,耳朵會痛,而且那種耳道式的耳機,已經被證實會傷聽力,後來買了這讓我稍稍滿意的開放式耳機
這年頭要買不是中國製的耳機,要嘛就是花大錢,買各廠牌最頂級的產品,不然平價點的,幾乎都是那個中國貨了,還好Grado堅持在美國生產製造,所以也就雀屏中選,就是這家了
打開包裝盒,裡面就是這對像古董的不起眼產品,再加上很粗的耳機線,還有一張保固書,就這麼空虛。
要把耳機做的這麼復古,也真是少見了,不過人家可是幾十年來從沒改變過外型
偏偏我被安排在非常吵鬧的辦公室,人不多,一個厚臉皮的女人每天用極高分貝的聲音講電話,我的老天爺,隔十幾公尺遠我就聽的到那女人的破鑼嗓子,在加上我身邊的可愛同事,不是她們的錯,但是她們每天有接不完的電話,搞到我不是找地方躲起來,不然就是戴著iPhone的耳機,試圖把噪音隔絕掉,但是戴久了,耳朵會痛,而且那種耳道式的耳機,已經被證實會傷聽力,後來買了這讓我稍稍滿意的開放式耳機
這年頭要買不是中國製的耳機,要嘛就是花大錢,買各廠牌最頂級的產品,不然平價點的,幾乎都是那個中國貨了,還好Grado堅持在美國生產製造,所以也就雀屏中選,就是這家了
![]() |
來自美國布魯克林區的Grado耳機 |
![]() |
很像古董吧,阻抗才32歐姆,不需接擴大機就可以推動,讚! |
![]() |
有人說像是二次大戰的潛艇聲納員戴的,形容的真好 |
外觀上有像是蜂巢式的散熱孔,不是啦,開放式耳機才長這樣子
![]() |
型號就是SR125,高價位的型號我就不敢想了 |
結果那個接頭是6.3mm的,害我還跑一趟電子材料行,去買轉接成2.5mm的,原廠真不貼心,也不附贈一個來用用,才幾十塊錢的東西
在做功課的過程,看到網路上的一堆批判文章,差點被打敗,說什麼Grado就是『歌漏多』,因為你在聽音樂的同時,旁人也會聽到耳機發出來的聲音,所以這產品有瑕疵,看到這樣的論調,我只能舉雙手投降,這年頭大家習慣單方面接收網路的訊息,卻不會去質疑訊息的正確性。就因為是開放式耳機,才會聽的到聲音啊,還漏音的瑕疵品咧,真是。
第一次把這耳機戴上的時候,心裏真想罵三字經,這耳機怎麼比iPhone的還難聽啊?猜想是新拆封的單體,就給他run個一個月,結果,才兩個禮拜,聲音就漸漸的出來了,音樂的細節層次漸漸分明,男高音渾厚的嗓音紮實的衝擊到心坎裡,再多run個幾百個小時,應該就可以完全發揮這耳機的特性。
現在只要覺得辦公室太吵,二話不說,耳機馬上戴起來,開放式耳機還是有缺點的,但是缺點也同時是優點,那就是周邊的聲音還是聽的到,不會電話響個半天還沒知覺,但是有音樂聲覆蓋,好多了,這樣沒地方躲的時候,至少我還可以戴起耳機,頭腦還是可以繼續思考,我好懷念有實驗室的時光,沒人吵我,上班的八個鐘頭,幾乎不用開口跟任何人說話,除非我去串門子,我需要安靜思考的空間啊。
在做功課的過程,看到網路上的一堆批判文章,差點被打敗,說什麼Grado就是『歌漏多』,因為你在聽音樂的同時,旁人也會聽到耳機發出來的聲音,所以這產品有瑕疵,看到這樣的論調,我只能舉雙手投降,這年頭大家習慣單方面接收網路的訊息,卻不會去質疑訊息的正確性。就因為是開放式耳機,才會聽的到聲音啊,還漏音的瑕疵品咧,真是。
第一次把這耳機戴上的時候,心裏真想罵三字經,這耳機怎麼比iPhone的還難聽啊?猜想是新拆封的單體,就給他run個一個月,結果,才兩個禮拜,聲音就漸漸的出來了,音樂的細節層次漸漸分明,男高音渾厚的嗓音紮實的衝擊到心坎裡,再多run個幾百個小時,應該就可以完全發揮這耳機的特性。
現在只要覺得辦公室太吵,二話不說,耳機馬上戴起來,開放式耳機還是有缺點的,但是缺點也同時是優點,那就是周邊的聲音還是聽的到,不會電話響個半天還沒知覺,但是有音樂聲覆蓋,好多了,這樣沒地方躲的時候,至少我還可以戴起耳機,頭腦還是可以繼續思考,我好懷念有實驗室的時光,沒人吵我,上班的八個鐘頭,幾乎不用開口跟任何人說話,除非我去串門子,我需要安靜思考的空間啊。
Comments